節(jié)日禮品浪費嚴重 過度包裝污染環(huán)境還污染人心
發(fā)布時間:2017-09-20 09:47:03 浙江物流網

隨著電商的發(fā)展,我國快遞行業(yè)正保持快速增長態(tài)勢,與此同時,化解快遞過度包裝問題變得越來越緊迫。另一方面,過度包裝“重災區(qū)”——保健品、茶葉、酒類商品包裝“過度”現象仍在,與“綠色節(jié)約、低碳文明”背道而馳,造成資源浪費和環(huán)境壓力。
過度包裝已不是新話題,但在社會呼吁多時的情況下,過度包裝問題為何難以得到解決?
一個快遞多層包裝 浪費現象常見
國家郵政局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2016年全國快遞業(yè)務量達312.8億件,67%以上使用了電子面單,共消耗編織袋約32億條、塑料袋約68億個、包裝箱37億個以及3.3億卷膠帶。膠帶仍是快遞包裝中最常見的耗材。不過,與去年相比,單個快件使用封裝膠帶量同比減少25%,2016年全年節(jié)約封裝膠帶64億米,塑料袋總使用量也同比減少17.76%。
盡管膠帶和塑料袋的使用量均有所減少,但快遞過度包裝的問題依然是當前環(huán)保工作中面臨的一大難題。
一家大型快遞公司在江西省南昌市的快遞負責人告訴記者,“很多時候,我們也不想用幾個盒子、幾層膠帶包裝一個快遞,但是沒辦法,顧客有要求,顧客就是上帝啊。很多顧客覺得用一個盒子不安全,不用防沖擊泡沫就不踏實。我記得有一次幫顧客郵寄一盒茶葉,包裝完之后重了一倍,這就是赤裸裸的浪費。”
北京師范大學環(huán)境史博士、北京零廢棄發(fā)起人毛達認為,快遞包裝回收方面也存在問題。純紙質材料的快遞包裝回收率比較高,但是有些紙質包裝和膠帶纏繞之后,回收性就比較低了。對于一些快遞包裝中的塑料袋而言,則廢棄比較多,給廢棄物處理帶來不小的壓力,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,都可能會造成污染。
今年8月,國務院法制辦就《快遞暫行條例(征求意見稿)》公開征求意見。在《快遞暫行條例(征求意見稿)》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期間,有環(huán)保組織和志愿者也針對快遞過度包裝問題提出了意見。
記者從零廢棄聯盟獲得的這份意見中看到,目前的《快遞暫行條例(征求意見稿)》第九條規(guī)定: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(yè)務的企業(yè)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、可重復利用的環(huán)保包裝材料,鼓勵經營快遞業(yè)務的企業(yè)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裝,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。
毛達說,解決快遞過度包裝難題還是要通過推廣可重復利用的快遞包裝。從社會來看,不要過于依賴“網購+快遞”,要考慮到網購的環(huán)境成本,讓網購這種商業(yè)模式適當轉型。
節(jié)假日禮品包裝過度 華而不實
八項規(guī)定后,送禮消費減少,市場回歸理性。在北上廣等大城市一些主要商場,禮盒或套裝多采取精簡包裝或輕便材料,許多商品還改用透明材料包裝。但是,過度包裝“重災區(qū)”——保健品、茶葉、酒類商品包裝“過度”現象依然存在。
在北京市西城區(qū)馬連道茶葉一條街的一家茶莊,記者在“小罐茶”品牌專柜打開一盒售價1000元的茶葉,看到皮質外包裝盒內有20個鋁罐,比乒乓球略大,一罐僅有4克茶葉。茶莊服務員說,這個品牌針對高檔市場,算下來一斤茶葉5000多元。說是“一罐一泡”,但一罐大紅袍還不夠沖一泡。
而隨著中秋節(jié)將至,漫步商場,商品琳瑯滿目、品種繁多,商家紛紛將各種精美禮品放在顯眼位置。然而,一些商品華而不實,包裝過度的現象卻也是屢見不鮮。
就拿月餅來說,拆開紅木雕花的盒子,剝掉綾羅綢緞的裝飾,只剩下拳頭大的兩只月餅,讓人有“買櫝還珠”之感。實用好看、恰到好處的包裝,既可以方便購買者,又能提升商品附加值,無可厚非。可一旦包裝喧賓奪主,耗材過多、體積過大、用料高檔、裝飾奢華,遠遠超出商品本身的價值,這就是本末倒置了。
從事教育培訓的北京市民趙冉坦承,選購禮品時更看重禮品的豪華程度,而不只看性價比。浙江溫州一家制造企業(yè)負責人說,準備酒、茶葉、海鮮、絲綢等禮品時,都會增加一筆包裝費,讓商家包得“隆重”一些。“茶葉最明顯,1000元左右的茶,包裝貴的要花200元”。
過度包裝下的消費和生活方式與“綠色節(jié)約、低碳文明”背道而馳,造成資源浪費和環(huán)境壓力。
過度包裝污染環(huán)境 還污染人心
其實,大多數豪華包裝中看不中用,最終只能扔掉,既浪費資源,還污染環(huán)境。而且好多包裝里的海綿、塑料泡沫,難以降解,給垃圾處理帶來難題。據統(tǒng)計,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過1/3是包裝性垃圾,包裝廢棄物體積占固體廢棄物的50%。
長期以來,過度包裝屢受詬病,為何仍大行其道呢?很大程度是商家推波助瀾。精致的外觀,華美的裝飾,更能抓人眼球,讓消費者在眾多商品中多看一眼。包裝豪華了,商品顯得更上檔次,身價自然水漲船高,賺取的利潤也更多。這背后的商業(yè)邏輯,不難理解。
除了商家的利益驅使,最根本的還在于高價買“面子”的不理性消費觀念。事實上,普通家庭購買商品,大多還是講究物美價廉,不會過分追求高檔包裝??梢姡^度包裝的商品,市場最主要還在于禮品消費。送禮的人抱著“好包裝上檔次,送禮出手有面子”的心態(tài),對商品本身質量是否過硬,反倒不那么關心,最重要的是看著“高大上”就行。好面子、愛虛榮,在這般社會心態(tài)的影響下,過度包裝似乎從不缺市場。
過度包裝使一些消費者盲目攀比,反過來商家瞅準了消費者心理,不斷升級包裝,生產更多華而不實的產品,導致惡性循環(huán)。一些經過特別包裝的商品,價格一般都是平常包裝的幾倍,甚至更高。但是,商品質量并沒有什么兩樣,最終吃虧的還是消費者。再往大了看,“一流包裝,三流產品”,一個企業(yè),不在“里子”上講究,卻只在“面子”上下功夫,也不利于國產品牌的成長。
禮品原本寄托的是純真質樸的情感,一旦過度包裝,反而使感情變了味兒,成了利益輸送和交換。特別是那些公款送禮者,“慷公家之慨,結私人之誼”,最終財友兩空,正是教訓。
過度包裝,不僅污染環(huán)境,還污染人心。因此,與其高價買無謂的“面子”,不如樹立綠色低碳的消費觀念,建立純潔健康的人際關系。移風易俗,當久久為功,商家和消費者都責無旁貸。
相關閱讀
每日 推薦
- 商務部流通發(fā)展司負責人談2025年1-3月我國批發(fā)和零售業(yè)發(fā)展情況
- 穩(wěn)工業(yè)迎政策“組合拳” 擴需求育動能成重點
-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研究穩(wěn)就業(yè)穩(wěn)經濟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的若干舉措等
- 司法部、交通運輸部、國家郵政局負責人 就《國務院關于修改〈快遞暫行條例〉的決定》答記者問
- 穩(wěn)外貿、拓內銷應對關稅沖擊!商務部研究院專家強調這幾點
- 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第一批典型經驗發(fā)布
- 一季度水空郵商務活動指數居較高景氣區(qū)間
- 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出臺37條重點舉措支持民營企業(yè)發(fā)展
- 稅收數據顯示:一季度我國制造業(yè)發(fā)展穩(wěn)中提質
- 【安徽】探索產業(yè)集群物流樞紐協(xié)同發(fā)展
- 【河北】廊坊40輛無人快遞車降本60%